新闻与活动
发布日期:2025/8/18 10:59:00

       从实验室的微小结晶到产业化的大型反应釜,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十二年时间,成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吡嗪类化合物研发与生产基地。

 

 

       走进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吡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实验。“我们正在做的是吡嗪类衍生物,这项技术主要服务于医药中间体,在吡嗪类中间体这个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填补了国内吡嗪类衍生物产品市场空白。”公司总经理王有为介绍。

 

 

       搭上孵化快车,从无到有突破: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吡嗪类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工艺库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技术开发的企业,康寓信选择了技术壁垒高、专业性强的吡嗪细分领域深耕。自公司入孵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白银高新区这些年给予我们公司大力的政策支持,比如科技计划项目、人才引进项目,各种项目等政策的实施。”王有为表示,在孵化器减免租金、孵化指导等系列政策支持下,康寓信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全国吡嗪产量最高的企业。

       研发驱动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作为研发型企业,康寓信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主导工作,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公司每年拿出产值的40%作为研发投入,研发团队从刚开始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经过12年的发展,已研发、生产和销售吡嗪类药物分子3000余种。拥有特色合成技术50多种。主持省市各级项目20余项(如:2025年甘肃省重大专项,2024年甘肃省委组织部人才项目等)。

       填补国内空白,服务全球药企:康寓信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研发的不同方向,尤其是抗病毒药物领域。疫情期间,公司的吡嗪产品曾帮助日本头部药企生产出数百万剂新冠口服药。“现在吡嗪类70%-80%的产品是由我们公司研发的,我们公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一细分领域里面,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王有为自信地说。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顶尖药企建立合作关系,公司的吡嗪类药物中间体“王国”项目还从入围全国决赛的340家生物医药科技“新星”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优秀企业”奖。

        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引擎:康寓信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有机所等著名高校院所长期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聘请了一批教授、行业专家担任研发指导。由硕士、博士组成的高素质研发团队,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开发完成50多项专有技术、近百种产品。这种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公司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使公司能够在吡嗪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从研发到产业化,开启新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康寓信已逐渐从研发阶段走向发展和产业化阶段。公司将继续完善研发、质量、安全三体系,将依托高新区正在建立的中式平台,计划形成自己的产能。“未来把公司当成一个高质量产品去做,才能真正意义的迈向新质生产力”王有为展望道。高新区中试基地的建立,这将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产能力,产业化实现后,公司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

        培育沃土结硕果,孵化器赋能创新:康寓信的成长是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一个缩影。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2012年3月,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该孵化器以生物医药、特色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11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在工信部火炬中心国家级孵化器考核评价中,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7次获得“优秀(A类)”评价,成为甘肃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目前,白银市共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2022年,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75亿元,为白银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振兴崛起注入了新活力。

       从孵化器里的创业团队到吡嗪领域的“领头羊”,康寓信的成功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就,更是白银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上一篇:白俄罗斯共和国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团队及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领导莅临康寓信生物考察调研,寄语公司聚焦前沿、深化创新 下一篇: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2025日本东京制药原料展览会(CPhI Japan) ——共探医药创新前沿,赋能全球健康未来